【国名】摩洛哥王国(The Kingdom of Morocco,Le Royaume du Maroc)。
【面积】45.9万平方公里(不包括西撒哈拉26.6万平方公里)。
【人口】3350万人(2014年)。阿拉伯人约占80%,柏柏尔人约占20%。阿拉伯语为国语,通用法语。信奉伊斯兰教。
【首都】拉巴特(Rabat)。
【国家元首】国王穆罕默德六世(S.M.Le Roi Mohammed VI),1999年7月30日登基。
【重要节日】国庆日(国王登基日):7月30日;独立日:11月18日(1956年)。
【简况】位于非洲西北端。东、东南接阿尔及利亚,南部为西撒哈拉,西濒大西洋,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,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。海岸线1700多公里。
最早的居民是柏柏尔人。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。8世纪建立第一个阿拉伯王国。1660年阿拉维王朝建立并延续至今,穆罕默德六世国王是该王朝的第22位君主。从15世纪起,西方列强先后入侵。1912年3月30日,摩沦为法国的保护国。同年,法国同西班牙签订《马德里条约》,摩北部地带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划为西班牙保护地。1956年独立。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,苏丹改称国王。1961年2月,穆罕默德五世国王逝世。同年3月,哈桑二世国王登基。1999年7月23日,哈桑二世国王病逝,王储西迪·穆罕默德于同日即位,7月30日正式登基,称穆罕默德六世。
【政治】摩实行君主立宪制,国王拥有最高权力。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于1999年即位后,坚持君主立宪制、多党制等既定政策,注重发展经济,强调依法治国,优先解决贫困、就业等社会问题。同时加大反恐力度,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。2011年,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主动进行全面宪法改革,7月1日,摩公投通过新宪法,11月25日,摩举行众议院选举,伊斯兰政党公正与发展党获胜,该党总书记班基兰被国王任命为政府首脑。2012年1月,摩新政府成立,2013年10月政府改组。目前摩政局基本保持稳定。
【宪法】摩独立以来已颁布六部宪法。现行宪法于2011年7月1日经公投通过。宪法规定:摩为君主立宪制国家;国王是国家元首、宗教领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;首相是“政府首脑”,由议会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任命,拥有提名和罢免大臣、解散议会等重要权力,议会拥有唯一立法权,众议院占主导地位。
【政府】本届政府为摩独立以来第31届政府,成立于2013年10月,共39人。
1、政府首脑:阿卜杜勒伊拉·班基兰Abdelilah Benkirane
2、国务大臣:阿卜杜拉·巴哈Abdellah Baha
3、内政大臣:穆罕默德·哈萨德 Mohamed Hassad
4、外交与合作大臣:萨拉赫丁·梅祖阿尔 Salaheddine Mezouar
5、司法大臣 穆斯塔法·哈密德 Mustafa Ramid
6、宗教基金与伊斯兰事务大臣:艾哈迈德·图菲克Ahmed Toufiq
7、政府秘书长:德里斯·达哈克 Driss Dahak
8、经济与财政大臣:穆罕默德·布赛德 Mohamed Boussaid
9、城市化与国土治理大臣:穆罕尼德·安索尔 Mohand Laensar
10、住房与城市政策大臣:穆罕默德·纳比尔·本·阿卜杜拉 Mohamed Nabil Benabdellah
11、农业与海洋渔业大臣:阿齐兹·阿赫努什 Aziz Akhennouch
12、国民教育与职业培训大臣:拉希德·贝尔蒙塔Rachid Belmokhtar
13、高等教育、科研与干部培训大臣:拉赫森·道迪 Lahcen Daoudi
14、装备、运输与物流大臣:阿齐兹·拉巴赫 Aziz Rabbah
15、工业、贸易、投资与数字经济大臣 穆莱·哈菲德·阿拉米 Moulay Hafid El Alamy
16、青年与体育大臣:穆罕默德·乌兹尼Mohamed Ouzzine
17、卫生大臣:侯赛因·卢瓦尔迪Lahoucine Louardi
18、新闻大臣兼政府发言人:穆斯塔法·卡乐菲 Mustapha El Khalfi
19、能源、矿业、水利与环境大臣:阿卜杜勒卡德尔·阿马拉 Abdelkader Amara
20、旅游大臣:拉森·哈达德 Lahcen Haddad
21、互助、妇女、家庭与社会发展大臣:巴西玛·哈卡维(女) Bassima Hakkaoui
22、文化大臣:穆罕默德·阿米内·斯比希 Mohamed Amine Sbihi
23、海外侨民与移民事务大臣:阿尼斯·比鲁 Anis Birou
24、与议会和公民社会关系大臣:拉赫比卜·舒巴尼 Lahbib Choubani
25、手工业和社会与互助经济大臣:法蒂玛·马鲁亚尼(女)Fatema Marouane
26、就业与社会事务大臣:阿卜杜勒萨拉姆·塞迪基 Abdesslam Seddiki
27、政府负责国防行政事务大臣级代表:阿卜杜拉迪夫·卢迪伊 Abdellatif Loudiyi
28、内政部大臣级代表:沙尔基·德莱斯 Charki Draiss
29、外交与合作部大臣级代表:穆巴尔卡·布艾达(女) Mbarka Bouaida
30、政府负责综合事务与治理大臣级代表:穆罕默德·乌阿法 Mohamed El Ouafa
31、工业、贸易、投资与数字经济部负责外贸大臣级代表:穆罕默德·阿布 Mohamed Abbou
32、国民教育与职业培训部大臣级代表:阿卜杜拉迪姆·盖鲁基 Abdeladim Guerrouj
33、高等教育、科研与干部培训部大臣级代表:苏米娅·本卡杜恩(女) Soumiya Benkhaldoun
34、装备、运输与物流部负责运输大臣级代表:穆罕默德·纳吉卜·布利夫 Mohamed Najib Boulif
35、经济与财政部负责预算大臣级代表:伊德里斯·阿扎米·伊德里西 Idriss Azami Al Idrissi
36、政府负责公职与行政现代化大臣级代表:穆罕默德·穆布迪 Mohamed Moubdii
37、能源、矿业、水利与环境部负责环境大臣级代表:哈吉玛·艾希提(女) Hakima El Hiti
38、能源、矿业、水利与环境部负责水利大臣级代表:加拉法·阿菲拉(女) Charafat Afilal
39、工业、贸易、投资与数字经济部负责小企业与非正规行业整合大臣级代表:马蒙·布哈杜 Mamoun Bouhadhoud
【政府网址】www.maroc.ma
【行政区划】全国划分为17个大区,49个省和13个省级市,1547个市镇。
【司法机构】司法机构分四级:最高法院、上诉法院(21个)、初级法院(68个)和初级法院派驻的法官处。全国设有最高司法委员会。法院院长和法官由国王任命。
【政党】实行多党制。现有35个政党,各党均宣布拥护国王和伊斯兰教,在大政方针上与国王保持一致。2011年11月立法选举后,共有18个政党在众议院中拥有席位,形成联合组阁的多数派(公正与发展党、全国自由人士联盟、人民运动、进步与社会主义党)和在野的反对派(独立党、真实性与现代党、人民力量社会主义联盟、宪政联盟等):
【重要人物】国王穆罕默德六世:1963年8月21日生,是已故哈桑二世国王的长子。1985年毕业于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学院,获法学学士学位,1993年获法学博士学位。1979年被立为王储。1985年被国王任命为皇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协调员。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。1999年7月30日登基。爱好阅读、游泳和赛艇运动,精通阿拉伯语和法语,懂英语和西班牙语。已婚,夫人称“拉拉·萨尔玛公主”,有一子一女。曾于1991年作为王储来华进行正式访问,登基后,2002年来华进行国事访问,2008年来华进行私人访问。
政府首脑班基兰:1954年生于拉巴特。1979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,后在拉巴特高等师范学院任教,现为摩教育高级理事会成员。拥有两所私立学校和多家小型公司。年轻时即投身政治活动,曾是摩“社会主义青年”左派组织成员,1976年因坚持伊斯兰信仰而退出,加入激进伊斯兰组织“伊斯兰青年运动”,并曾因此入狱两年。1978年出狱后转而主张温和伊斯兰主义,1980年加入伊斯兰组织“改革与复兴运动”,曾任该组织主席及所属报社社长。后随该组织并入“人民民主宪政运动”。1998年,“人民民主宪政运动”更名为公正与发展党,班基兰曾任该党全国委员会主席,并于2008年7月当选总书记。1992年起连续5次当选众议员。2011年11月29日起任政府首脑。已婚,有6个子女。
【经济】2013年,摩经济总量在非洲排名第六,北非排名第三。磷酸盐出口、旅游业、侨汇是摩经济主要支柱。农业有一定基础,但粮食不能自给。渔业资源丰富,产量居非洲首位。工业不发达。纺织服务业是重要产业之一。摩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改革,推行企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,1996年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后,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,改善投资环境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2010年同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。2009年以来,国际金融危机、欧债危机、西亚北非地区形势变化等使摩经济遇到较大挑战。摩政府致力于扩大内需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扶持纺织、旅游等传统产业,发展信息、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,积极吸引外资,经济继续保持增长。2014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:
国内生产总值:1060亿美元。
人均国内生产总值:3164美元。
经济增长率:2.4%。
货币名称:迪拉姆(Dirham)。
汇率:1美元=8.38迪拉姆。
通货膨胀率:0.4%。
失业率:9.9%。
外债:455.5亿美元。
【资源】磷酸盐为主要资源,估计储量1100亿吨,占世界储量的75%。其它矿产资源有铁、铅、锌、钴、锰、钡、铜、盐、磁铁矿、无烟煤、油页岩等。其中油页岩储量1000亿吨以上,含原油60亿吨。
【工矿业】工业部门主要有农业食品加工、采矿、纺织服装、皮革加工、化工医药和机电冶金工业等。磷酸盐是摩经济的重要支柱,摩是世界磷酸盐出口第一大国,2011年摩磷酸盐产品出口约70亿美元。摩有纺织企业约1700家,从业人口超过20万,纺织服装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%,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30%,主要出口法国、西班牙、英国、德国、意大利等。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,主要产品有毛毯、皮革制品、金属加工品、陶瓷和木制家具。
【能源】2007年摩能源总产量1110万吨油当量,其中炼油总量为604万吨。能源进口1440万吨油当量。电需求量约205亿度,国内电力生产总量191亿度,进口35亿度。
【农牧渔业】农业产量起伏较大,粮食不能自给,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劳力的42%,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%,出口(主要为柑橘、橄榄油)占总出口收入的30%。可耕地925.6万公顷,已耕地近700万公顷,人均耕地面积约0.23公顷。蓄水坝90余座,可灌溉土地100万公顷,粮食种植面积558万公顷。主要农作物有小麦、大麦、玉米、水果、蔬菜等。2008年,摩推出“绿色摩洛哥”计划,以提高摩农业生产技术。2011年粮食丰收,总产量达到1050万吨。
畜牧业较发达,草地和牧场2029万公顷,2008年牲畜存栏数2505万头,有牛278.1万头,绵羊约1698万只,山羊约528.4万只。牛羊肉产量35万吨,禽肉产量37万吨。
渔业资源丰富,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。现拥有近海渔船2539艘,远洋渔船448艘,另有几千艘小船。从业人员40余万。为保护渔业资源,政府规定休渔期长达8个月。年捕鱼量约80万吨,出口收益超过10亿美元,90%出口日本。沙丁鱼出口量居世界首位。
【旅游业】旅游业发达,已成为摩第二大支柱产业、第二大平衡国际收支来源和第二大吸引就业行业。摩在全球旅游业目的地国家中排名第二十六位。2013年共接待游客1004万人,是非洲主要旅游目的地国之一。主要旅游城市有:拉巴特、马拉喀什、卡萨布兰卡、非斯、阿加迪尔、丹吉尔等。
【交通运输】陆路交通较发达。在国内运输业中占主导地位,90%的客运和75%的货运通过陆路交通完成。
铁路:投入运营线路1907公里,其中复线483公里,电气化铁路1014公里。另有765公里磷酸盐运输线。2003年,摩洛哥与西班牙达成协议,两国共同修建一条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海底复线铁路,该工程将是连接欧、非两大洲的首条铁路线。摩政府计划在2030年建成两条高铁线路,分别是丹吉尔-卡萨布兰卡-阿加迪尔线和卡萨布兰卡-乌吉达线,这两条高铁线路总长度约为1500公里,造价总额将超过1000亿迪拉姆(约合125亿美元)。
公路:总长64452公里,其中一级公路15907公里,二级公路9367公里,三级公路39178公里。至2009年中,高速公路916公里,有拉巴特-丹吉尔、拉巴特-卡萨布兰卡-塞达特、拉巴特-梅克内斯-非斯等多段高速公路。根据摩第二个全国乡村公路10年计划(2005-2015),每年将新建1500公里公路,届时将使全国80%的农村地区通公路。
水运:现拥有港口30个,其中11个为多功能港口,11个为运输、捕鱼用港口。主要港口有卡萨布兰卡、穆罕默迪耶、萨非、丹吉尔、阿加迪尔等,2009年全国总吞吐量6682万吨。其中卡萨布兰卡为全国最大港口,占全国港口总吞吐量的37%,丹吉尔-地中海港一期已完工,正在扩建二期,将成为非洲和地中海最大港口之一。
空运:全国共有机场28个,其中国际机场12个,如卡萨布兰卡穆罕默德五世机场、拉巴特-萨累机场、阿加迪尔机场、丹吉尔机场等。摩王家航空公司有飞机33架,开通75条航线,航线通往四大洲32个国家,总航线30多万公里。2008年客运量1060万人次。2005年,摩与欧盟签署“天空开放”协议,摩航空市场对欧洲航空公司开放。
1996年12月,经阿尔及利亚、摩洛哥至西班牙、葡萄牙的马格里布-欧洲天然气管道正式开通。管道全长1385公里,初期每年可输送天然气90亿立方米,摩每年可获10亿立方米天然气。2005年起,摩首次将该管道的过境天然气截留配额用于发电,可满足全国17%的电力需求。
【通讯电信】具有良好的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,5条国际海底电缆和3个卫星地面站与国际卫星组织和阿拉伯卫星组织相连。通讯枢纽是卡萨布兰卡和拉巴特。截至2012年3月底,摩洛哥移动电话用户为3624万,手机普及率达112.6%,平均一人拥有1.2部手机。互联网用户数为340万,同比增长56.6%,互联网普及率约为10.57%。摩主要电信运营商为摩洛哥电信(Maroc Telecom,MT)和地中海电信(Meditelecom,Meditel)。
【财政金融】2014年财政总收入288.3亿美元;财政支出340.3亿美元。2014年外汇储备约217.5亿美元。
【对外贸易】摩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,主要贸易伙伴为欧洲国家,占摩进出口总额约70%。法国是摩最大的贸易伙伴国。2004年,摩与突尼斯、埃及、约旦签署了“阿加迪尔协定”,宣布成立四国自由贸易区。同年,摩分别与美国和土耳其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。2006年1月,摩美自贸协定正式生效。2008年,摩获得欧盟给予的优先地位(介于成员国与联系国之间),2010年摩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。近年外贸情况如下(单位:亿美元):
|
2007 |
2008 |
2009 |
2010 |
2011 |
2012 |
2013 |
2014 |
总额 |
462 |
271 |
460 |
525 |
658 |
632 |
561 |
596 |
出口 |
147 |
108 |
148 |
172 |
213 |
209 |
172 |
198 |
进口 |
315 |
163 |
312 |
353 |
445 |
423 |
389 |
398 |
逆差 |
168 |
55 |
164 |
181 |
232 |
214 |
217 |
200 |
2013年主要贸易伙伴:
出口:法国(21.5%)、西班牙(19.5%)、巴西(5.9%)。
进口:西班牙(13.9%)、法国(12.8%)、美国(7.2%)。
主要出口磷酸盐及磷肥、渔产品、食品、服装和皮革产品等。主要进口石油、机械设备、粮食等。
【外国资本】摩鼓励外国投资,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,把鼓励和促进外国投资作为优先政策之一,颁布了“投资法”和“投资指南”,放宽外汇管理,简化投资手续,保证外国投资者的利益。法国、西班牙、沙特阿拉伯、美国、德国等在摩均有投资。摩外来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旅游和房地产业。2013年,摩共吸引外来直接投资35亿美元,同比增长24%。摩在非洲最具投资吸引力国家中排名第二,仅次于南非。
【外国援助】近年来,摩每年可从欧盟、美国、海湾产油国得到约10亿美元的固定援助。摩是法国的第二大受援国,西班牙的第一大受援国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